老北京中秋习俗之祭月拜月自制月饼介绍

时间:2022-06-16 18:40:21 中秋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老北京中秋习俗之祭月拜月自制月饼介绍

  老北京中秋习俗:祭月拜月自制月饼

老北京中秋习俗之祭月拜月自制月饼介绍

  “八月十五中秋节,水果月饼摆满碟。”这句名谚道出了老北京隆重、喜庆的过节情景。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古人把月圆视为团圆的象征,所以又称“团圆节”。每年“七月十五”刚过,来自京郊、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水果开始陆续上市,市肆的果摊栉比摆设,铺在水果下的青蒿和上面的鲜果散发出阵阵清香。八月初一,油盐店的菜床子上添卖丰硕鲜艳的鸡冠子花和缀满豆荚的毛豆枝子。干货店里,增添了价钱不菲的早花西瓜。兔儿爷摊琳琅满目,糕点铺的月饼开始出炉。整个京城一派节日景象。

  中秋节与月息息相关,人们对月的崇拜由来已久。秋分祭月始于周代,中秋赏月始于魏晋盛于唐,宋代正式把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北宋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成为千古绝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家喻户晓。直到上世纪40年代末,老北京还有祭月、拜月的习俗。另外,自古以来就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传统,在南京还把中秋节称为“女儿节”。少女拜月,还有另一层含义,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每逢中秋节的黄昏,一轮明月升起之时,每家每户的女眷会在庭院的东南设一香案,供上“月光马儿”,案上至少有三盘月饼、三盘水果,案前放上毛豆枝子、鸡冠子花、切成莲花瓣形的莲瓣西瓜和九节藕。女人一一向月而拜。祭毕,一家人围桌而坐,饮团圆酒,分吃团圆月饼,其乐融融。这就是祭月的古俗。

  月光马儿(又称月亮马儿)是月神的神像,在长者七八尺或短者二三尺的纸屏上,用金碧辉煌的藻彩画出菩萨般的太阴星君,下面还有月宫桂树和捣药的长耳定光仙——玉兔,玉兔的形象是人立执杵。这是由明清以前道教色彩为主的嫦娥和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存的世俗形象。

  兔儿爷起源于明末,起始是仿照“月光马儿”上玉兔的形象。到了清代,祭月并不一定放兔儿爷,以至后来成为一种玩具。于是兔儿爷任由民间艺术家的想象,发展为戏剧化、风俗化、人物化的艺术品。兔儿爷大的三尺,小的三四寸,一般戏装,其坐骑花样繁多,或狮或虎,或象或鹿,或凤或鹤,或牛或马,或孔雀或麒麟等。过去的兔儿爷是一年一弃,所以有句歇后语:“隔年的兔儿爷——老陈人儿。”

  中秋节吃月饼由来已久,据说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北宋苏东坡有诗为证:“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过去老北京吃的月饼主要有三种:自来红、自来白、提浆月饼(即团圆饼),后来才有“翻毛”、“癞皮”和广东月饼。过节时,老北京还喜欢自制月饼。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很可惜,这种习俗已不复存在。老北京的月饼以前门外“致美斋”所制为第一,尤其是它还现做现卖热月饼。

  中秋佳节,家家户户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不也是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一种标志吗。

  道教之源武当山

  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的武当山位于湖北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隶属于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汉江南岸,西北——东南走向,长260余公里,为大巴山脉东段分支,起自湖北、陕西两省边界,止于襄阳市南,隔汉江和大洪山遥对。武当山景区总面积312平方公里,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单位。

  武当山道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流派。春秋至汉末,武当山已经是宗教活动的场所,魏晋南北朝时期,修仙学道之士荟萃此山,得到发展。唐贞观元年,唐太宗敕建五龙祠。到唐末,武当山被列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宋代,道经尊此山为真武修炼之地,武当山道教正式形成。元代,武当山宫观教团日益发展。到明代,武当山被封为“太岳”、“治世玄岳”,被尊为“皇室家庙”,成为道教第一名山,明皇室长期奉行扶植武当山道教的政策,使其呈现出200余年的鼎盛局面。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进程中,武当山道教创造、包融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至今仍在中国社会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武当山也成为了中国最大的一处道场。

  真武道场 武当福地

  真武,古称玄武,民间俗称真武大帝。玄武本是中国古代宗教中的北方之神,其形象为龟蛇。道教兴起后,玄武被纳入道教神系,并与北极大帝信仰相结合,逐渐演变为道教大神。唐代宫廷中已供奉玄武神像,北宋真宗时因避圣祖赵玄朗名讳,乃改称玄武为真武。宋初已经在民间流行的道经如《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经》等,称真武是净乐国太子,在黄帝时入武当山修道,历时42年,功成飞升。南宋流行的道经《玄帝实录》等,称真武因降魔有功,被玉帝封为“玉虚师相、玄天上帝”。由于宋朝北方边境一直遭受游牧民族的军事威胁,为了乞助于道教神灵以解除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安定民心,宋朝君臣对道教皆相当崇拜,对真武神顶礼膜拜。宋真宗、仁宗、徽宗、钦宗、孝宗、宁宗、理宗诸帝虔祀真武,屡封尊号。上行下效,民间早有的真武崇拜也日益炽盛。元代武当山道士编刊了《武当福地总真集》、《玄天上帝启圣录》等经书,使真武神在武当山修仙得道的故事更丰满完善,进而使武当山成了世人崇奉的真武道场。

  六朝时,武当山便被《荆州图记》称为“嵩高之参佐,五岳之流辈”。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编写的《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将武当山列为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九福地。元成宗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加封真武神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的圣旨云:“武当福地,久属职方......”武当山被列为洞天福地并为宋元最高统治者所尊祟,表明它在道教名山中具有显著的地位。

  高道辈出 诸派交融

  武当山历代皆有隐居学道之士,宋代以后著名者尤多。元代道经中就有“三十六岩多隐士”、“不知多少神仙侣,为爱名山去复还”等诗句。据古代地方志和有关道经统计,自先秦到清末,在武当山隐居修炼的著名道士多达100余人。南宋有房长须、田蓑衣、谢天地等,元代有汪真常、鲁洞云、张守清等,明代有张三丰、邓青阳、丘玄清、孙碧云、任自垣等,清代有白玄福、杨常炫、陈清觉、张清夜等。这些高道奇人,或隐居炼丹、追求希夷,或博学多识、清静不仕,或行医采药、济世度人,或潜心著述、阐幽发微,多以遗世独行知名于世。

  武当山道教在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传入或产生过许多道派。六朝时在武当山活动的高道多属上清派。到宋代,以武当山为本山,以信仰真武——玄天上帝、重视内丹修炼、擅长符箓斋醮等为主要特征的武当道正式形成。元末明初,张三丰到武当山择地修炼,收授弟子,传三丰派,后分衍为十余个支派。明中叶后,武当道又分衍出许多宗派。清代以来,全真龙门派在武当山占主导地位,同时并存的有正一派、清微派、华山派、静一派、玄武派、茅山派等。千百年来,各派道士在武当山结友修炼,互相尊重,交参影响,武当山遂成为各道派交流融合的中心。

  宫观宏伟 古建瑰宝

  武当山道教建筑始建于何时,已无法确考。据史料载,秦汉时期隐居武当山修道者多栖息于石室岩洞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始有庵庙建筑。唐太宗贞观年间敕建五龙祠。宋朝皇帝崇奉道教真武神,武当山道士积极兴建宫观,先后建成五龙灵应观、紫霄宫、佑圣观、王母宫、云霞观等。元代武当山道教的发展,使宫观建筑规模日益扩大。元代碑文称“山列九宫八观,而五龙居先”。这些宫观“规模宏丽,古昔未有”,“殿宇巍峨,仪象森列”。武当山道士为创修宫观,不仅四处募集资金,且亲自参加设计施工,如武当山元代的古铜殿,就是道士米道兴、王道一在湖广、江浙一带募资,于武昌梅亭山设计铸造的。殿呈正方形,结构朴实合理,可拆可装,便于运输,是一座设计水平很高的铜铸建筑物。

  明代是武当山道教的鼎盛时期,明永乐帝为报答“君权神授”之恩,遣亲信贵戚率军民夫匠30余万,营建武当山宫观庵庙,历时14年,费银亿万,并命长年维修。明嘉靖时又重修各宫观,使武当山道场在明代200余年中“常年完美”,始终如新。

  1962年以来,武当山金殿、紫霄宫、玄岳门先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即有武当山,其文件称武当山古建筑群“工程浩大,工艺精湛,成功地体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犹如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展览”。

  武当功夫 中华名宗

  武当武术,又称“内家功夫”,是武当山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文献记载,元明之际,武当山道士张三丰是武当武术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由于他及徒弟的创新和传授,内家功夫逐渐传入民间,繁衍出多种拳种和门派,遂成为中华武术一大名宗。明清以来,武术界素有“北宗少林,南尊武当”之称。

  元末明初,张三丰入武当山修炼20余年,集武当武术之大成,遂成为一代道功武技俱臻化境之宗师。张三丰在武当山授徒多人,较著名的有丘玄清、孙碧云、卢秋云等。明永乐年间钦选的各地道士皆以张三丰为祖师,故其丹法拳技流传甚广,影响很大。

  武当拳功理论深受道教影响,其基本观点与道教的“道法自然”、“不敢为天下先”、 “柔弱胜刚强”等原理有密切联系。自1982年武当拳法研究会成立以来,已先后挖掘形意、八卦、太极、清虚、丹派、纯阳、乾坤等30多门武当内家拳种功法,其影响直至海外。

  泰山与齐鲁文化的象征

  泰山,有“天下第一名山”之称。几千年来,泰山以它固有的雄伟壮丽和特殊的政治、历史、文化地位成为齐鲁文化的中心、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秦汉时期,齐鲁文化以儒学深沉的内涵和雄大的气象,具有先进文化的地位。儒学由齐鲁西渐,在各地普及,后来又成为社会意识的主流。

  《论语·八佾》中可以看到孔子有关泰山(太山)的感叹,体现出这座东方名山在儒学思想领袖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泰山,又被看作圣人之学宏大高远的象征。孟子又有“太山之高,参天入云”的说法,可以看作孔子“登太山而小天下”的一种解说。《韩诗外传》卷三写道:“夫太山不让砾石,江海不辞小流,所以成其大也。”也说泰山伟大崇高。在齐鲁地区,人们又习惯用泰山来比类文化行为和精神境界的高尚。比如子贡和有若讨论孔子的文化地位,说“圣人之于民”类同于“太山之于丘垤”,“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在齐鲁文化深厚的基底上,泰山正是这样象征着圣德大智,同时也具有了神性。

  回顾历史,在秦汉时期这一文化高地上,儒学曾经是顶峰。汉武帝和董仲舒“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文化政策,使得儒学逐渐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正统。泰山自上古传说时代即作为正统政治权力之符号的地位,也因为儒学的传布而扩展了影响。

  古人说,“岱为山宗”,泰山“为五岳之长”。泰山在五岳中领导地位的形成,也是与齐鲁文化的先进性有关的。

  《史记·货殖列传》说:“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泰山于是兼有齐、鲁不同风格的文化优势。然而,泰山在秦汉时期具有神秘主义特色的信仰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又使得其文化影响远远超过了齐鲁地域,而成为华夏文化共同体公认的尊崇对象。

  泰山道教

  明初,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进一步加强,朝廷对宗教也采取了严格的限制政策。洪武十五年(1382),在京师设道录司,隶属于礼部,作为管理道教的最高行政机关;府设道纪司,都纪一人,从九品;州设道正司,道正一人;县设道会司,道会一人。分别掌握府、州、县的道教事务,均归道录司统辖,俱选精通经典、道行端洁的道士担任。司署设在岱庙和碧霞祠,加强对道士女冠的检呸,明清两代泰安岱庙住持一直由朝廷直接任免。道教附属于朝廷行政之下,失去了过去在政治上的一点相对独立性。洪武三年(1370)随着封禅制的嬗变,还取消了“天齐大生仁圣帝”的封号,改称“东岳泰山之神”,恢复了山神的本来面貌。洪武十年、十一年、二十八年、三十年,又先后派遣道士吴永舆、乐本然、朱锋如等改祭东岳泰山神。

  明成祖以后,不少帝王都和道士中的术士往来,特别是世宗和神宗,他们喜爱各种方术,相信符箓和斋醮。明代对道书的整理也十分重视,道藏刻印完成,颁布全国名山宫观,万历二十七年(1599),神宗差太监李升斋到泰安,并向岱庙颁发《道藏》一部。敕谕住持和道徒,“朝夕礼诵”,以祚“民安国泰,天下太平。”求得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这就是神宗弘扬道教的用意,也是历代统治者利用宗教的目的。

  世宗、神宗推崇道教,但神灵并没有保佑泰安神州。据有关泰安地方史志记载:世宗嘉靖八年(1529),泰安蝗、九年又蝗,十六年泰安大水、三十泰安水,“溺死者众”,三十一年,“泰山大饥饿,饿莩枕籍,民多取其肉食之。”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泰山碧霞宫四方来祷焚者互相践踏,死六十一人(查志隆《岱史》卷),“死者惟咎于事神不恪,及积过所到而已。”(《岱史》卷)。信仰者满怀宗教热情,在茫茫迷雾中寻求希望,但最后得到的只是希望变成泡影,受害的正是那些虔诚于泰山神祇的人民。

  封建统治者不仅通过泰山神衹是麻醉人民,还借此对香客进行经济剥削。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朝廷用镇守太监黎鉴的建议,征泰山香税。从遥参亭经红门到岱顶设分理官6员,总巡官1员,规定本省香客每人5分4厘,外省9分4厘。因外省香客报名,一律改为税银8分。清初增加到1钱4分。据明张岱在《岱志》中记载:“合计入山者,日八九千人,春初日满二万。”“岁入二崐三十万两”。至于香客施舍的珠宝、玉石、首饰、金银娃娃、铜钱藩盖袍服、纱罗缎布等,更是不计其数。这些钱财“充国税若干,充齐鲁间藩禄官廪军储公府之费若干,……取给殚尽。”(《岱史》卷18)“山东合省官,自巡抚以至州目,皆分及之。”群众奉献给泰山神祇的钱财却进入了官吏的私囊。直到清雍正十三年(1735),才诏令废除香税。

  明末至鸦片战争前,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封建制度逐渐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西方文化开始传入并发生影响。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封建统治者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利用传统的封建神学这个工具,清康熙帝就曾说过:“一切僧道,原不可过于优崇。”正统的道教逐渐衰落,但是由于道教与民间宗教有传统的渊源关系,道教依然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

  这个时期,泰山道教出现两个重大变化:一是祭泰山神的活动,由帝王将相逐渐普及于民间;二是东岳大帝逐渐被碧霞元君取而代之。乾隆三十五年(1770)的《重修岱庙碑记》中概述了这种演变:“盖由柴望一变为封禅,由封禅再变为神仙”。以碧霞元君为代表的神仙道教,在泰山得到空前的发展。

  早在宋真宗封泰山时,在岱顶玉女池得一石像,赐名“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专建“昭真祠”以祭祀,道教常常因人因事因物而设神,于是对此又加以附会。并撰著了经文,如《碧霞元君护国庇民普济保生妙经》中就声称:“泰山岱岳,奠靖坤元,中有元君,号曰天仙”,“受命玉帝,证位天仙,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为了将碧霞元君纳入道教神祇的行列,还编造神话传说,这就是《历代神仙通鉴》中所说的,大茅君泰山获偶,“八月月盈之夕至泰山完婚”,大茅君是道教茅山宗的始祖,元君是他的夫人,当然也是道教中的神,清康熙间还在岱庙东御座增建了“三茅殿”。这样,一人传其虚,万人传其实。碧霞元君的身价也愈来愈高,最初是东岳大帝的侍女,后来成为东岳大帝的女儿,最后则成了受玉帝任命的天仙,人称泰山老奶奶,其地位当然超过东岳大帝了。清人记载:“礼岱者皆祷於泰山娘娘祠庙,而弗旅于岳神久矣。”以至到本世纪初,泰安百姓“终日仰对泰山,而不知有泰山,名之曰奶奶山。”

  信徒认为泰山奶奶是泰山的神,只要“积德行善,心地真诚,跟她求啥,她都会答应。”崇奉碧霞元君的活动,大多只是求神保佑赐福,而且主要是当前的切身利益,信徒所要求的一般是“贫者愿富,疾者愿安,耕者愿岁,贾者愿息,祈生者愿年,求子者愿嗣。”(《泰山东岳庙碑》)至于六道轮回、天道承负,还不是急迫考虑的事情,白日飞升、长生不死也无比奢望。但这种宗教活动符合民间信仰及鬼神崇拜心理,同时也与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生产的发展、促使宗教向世俗方向变化这一历史背景息息相关。

  随着封建王朝的结束、神仙道教也如同日薄西山,但还占据了民间信仰的一些地盘,民间祈祷斋醮之事仍照常流行。1922—1923年,泰山道士梁鸿峻募化重修元始天尊庙,和自无极庙至扇子崖之间的盘道,但总的说来,泰山和全国一样,道教日趋衰微。1929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在泰安成立,下令将岱庙辟为中山市场和中山公园,撤毁神像,砸毁古代石碑,岱庙“处处残垣废墟,破败不堪”。1930年,神州泰安又成为“中原大战”的战场,“满山修筑战沟,毁坏古迹、石刻、风景、庙宇不可胜计。”连岱庙天贶殿壁画,也被“炮毁数处”。1931年,马洪逵又在蒿里山修建烈士祠,拆毁蒿里山神庙。1936年,泰安成立道教协会,管理和保护庙宇。1938年泰安沦陷,泰山附近农村及徂徕山一带的道观,多为日军所毁。1949年前,泰安境内除火居道士散在农村外,出家道人45名,在泰山上下十几处庙宇活动。岱顶共有20名道士,分别住坐碧霞祠、玉皇庙、东岳庙、青帝宫、南天门5座宫观内。因碧霞祠香火多、庙事忙,除本祠的4名道士外,其它4座庙宇的16名道士都要轮流到碧霞祠值班。逢元君、玉皇等神仙的节日,住持道士还邀山下各庙的道士到岱顶协助。1948年泰安解放,泰山教的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旧社会入宫观出家当道士的人大多因家庭贫困,自幼送入宫观,1948年后,有些不耐枯座经堂,脱下道袍,成家立业,道士人数减少到12人,这也是社会进步所必然出现的正常现象。仍然留在宫观中,大多数是虔诚的信仰者,经过土改分得土地,有的从事农业,当时尚士廉响应政府号召,带领弟子在岱庙后院(今东西花园)开荒种地;有的因地制宜,改为接待旅游者的服务行业。道教既主张出世,又注重入世,在追求解脱的同时,又不放弃现实的生活。泰山宫观既是宗教活动的场所,又是生产劳动的集体组织,清修与劳作并重,废除封建规制,事务民主管理,政治上分清大是大非,宗教上划清正常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崐动的界限。“文革”期间,泰山道教又遭受一次浩劫。道人被驱赶,道观被关闭,一些珍贵文物被毁掉,宗教活动完全停止。1978年以后,逐步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道士女冠陆续回到宫观。1980年,王母池道士孙至福被接回原庙。1981年,一些宫观对外开放,属文物部门管理。1983年,国务院(1983)60号文件确定碧霞祠为全国重点道观之一,要求在当地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领导下,由道教组织管理使用。1985年,道人正式接收了碧霞祠,开展了宗教活动,中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山东道教协会筹委会主任张常明主任住持,当时碧霞祠有道人8名,1988年增加到30余名。

  自古以来,泰山就是道教兴盛之地,道教在泰山历代不息、庙宇遍布,至今保留完好的宫观尚有20多处,其中有属于龙门华山派的岱庙,属于龙门派的王母池、碧霞祠、玉皇阁、玉皇庙,属于铁拐祖师云虚派的三阳观、关帝庙,由于党的宗教政策的贯彻,正常的宗教生活得到了法律保障,环境也得到了维护,宗教文物得到了保管,宫观得到了修葺,留下了琳琅满目的名胜古迹,与泰山自然美景相映成辉,吸引着更多的游人到泰山旅游。

  泰山崇拜

  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于山东、 苏北,而以泰山为中心,大汶口先民最早把泰山奉为神山、圣山。在大汶口文化系统中,泰山以南的大多数墓地,墓向大体朝东,历数百年仍大体一致,显然是受某种原始信仰的支配,反映的或为本氏族来源之处,或为死后灵魂所归之地,都同日出东方日落西山的自然现象联系在一起,这是太阳崇拜的萌芽。在一系列泰山神祇身上,也若明若暗地含有崇拜太阳的含义,如泰山地区属“少昊之墟”,少昊之“昊”,从日从天。值得一提的是:大汶口先民对太阳和泰山的崇拜,不是孤立单体崇拜,而是一种复合崇拜。陵阳河遗址发现的由“日”、“火”、“山”组成的陶文符号,整个图形文字反映的正是史前先民在大山之上,祭日以祭天的生动形象。 东汉末年,东阿程昱,“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 三国志·魏书 》卷14引)一直到今天,人们仍有到泰山顶观日出的习俗,当成人生一大快事。先民们对高接云天的泰山原始崇拜,也正是中华大地在上古时代广为流传的日神崇拜的缩影。

  自然崇拜是最原始的宗教形式,在古代盛极一时,对大山崇拜是自然崇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对山岳的崇拜,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山海经·五藏山经》将我国大山划为5方21个山区,并分别记载了关于这些山区 521座山的神灵和祭祀。泰山信仰的形式和发展,尽管较为复杂,但信仰首先源于人们对大山的崇拜。泰山的本来意义就是大山。 高山是庞然大物,而且与天地相交接,“盖名山大川,两者物形之最巨者,巨则气之所钟也巨,而神必依之。”(《明孝宗御制重修东岳庙碑记》)对山的崇拜,也就是对天地之间大物的崇拜。史前时代先民对泰山的崇拜,很难留下当时的实物供我们考察,考古资料寥若晨星,但是今天还能在文献记载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据《尚书》、《礼记》和《周礼》等书看,三代及以前一段时期,虽然已脱离了最原始的崇拜,但遗存的自然崇拜之风依然盛行。正如《礼记·祭法》所生动概括的那样:“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日神。”而泰山处于古代东夷文化中心地带,南麓有大汶口文化,北麓有龙山文化,自然形象雄伟,有拔地通天之势,被认为“触石而出,寸肤而合,不崇朝而遍雨天下”。(《春秋公羊传》)云雾缭绕,滋润着大地万物,更罩上一层神秘色彩,“齐地八神”之二的地主就是泰山,先民们把泰山奉为神灵加以祭祀。

  道教名山 西岳华山

  华山,为我国著名的五岳之西岳,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南,广十里,属秦岭东段。《水经注》谓:“远而望之若花状”,“西方为华山,少阴用事,万物生华,故曰华”,故名“华山”。又因其西有少华山,亦称太华山。

  华山主要有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中峰(玉女)、北峰(云台)五峰组成,其中主峰落雁、朝阳、莲花三峰峥嵘耸峙,鬼斧神工,有壁立千仞之势。南峰不仅为华山群峰中最高峰,也是五岳中最高的山峰,千山环之,若羽林执戟,登临绝顶俯瞰群山,层峦叠嶂,气势磅礴,宋寇准赞曰:“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峰顶有池水一泓,名曰仰天池,常年清澈不涸。玉女、云台二峰,高虽不及东、西、南三峰,却也各具资色。

  风景秀丽的华山,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也是道教有名的“洞天福地”。华山怪石林立,岩洞遍布,据《云笈七签·洞天福地记》云,华山西玄洞,又名三元极真洞天,为十大洞天中之第四洞天。《华岳志》称它”天地高大,日月星辰,风云草木与外无异,官阙楼台尽是七宝所成,旁生紫林芳花,五髓金精,乃洞天之境。”华山洞,又名太极总仙洞天,为三十六小洞天之第四洞天。另外还有莲花洞、玉皇洞、太上洞、贺老洞、迎阳洞,希夷洞等等。

  华山作为人们崇敬和谒拜神祗的场所由来已久,一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据《华山经》云:华山“白帝少昊司之,百神之所冢也。盘古死,委厥足巨灵掌以通河曲。轩辕氏莅止,乃会神祗。”相传尧、舜及周武王都曾巡狩华山,《庄子·天地篇》中“华封三祝”就是讲尧巡狩华山,华封人祝其寿、富、多男子的故事。《尚书》中则有舜巡狩西岳华山的记载。华山历来也是道教徒向往的修炼之地,历代著名的道士、隐士修真养性的遗址和文物遍布山中,至今当地还流传着这些人的许多神奇的传说和故事。早在道教形成以前,它的前身“方仙道”、“黄老道”时期,就有很多著名的神仙家们在华山隐居修道。如古代神仙冯夷、青鸟公、毛女、赤斧、古丈夫、萧史,弄玉、三茅真人等等,都是在华山成仙得道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记有茅山道祖师茅盈的曾祖茅潆于秦始皇三十一年九月庚子,在华山白日升天的故事。

  汉魏六朝以后,天师道兴起,来华山隐居修炼的道士更多了,其中最著名的有北魏世祖时的道士,新天师道的创始人寇谦之。寇谦之(公元365—448年)字辅真,上谷昌平人,早年好道,“有绝俗之心。少修张鲁之术,服食饵药,历年无效。幽诚上达,有仙人成公兴,不知何许人,……兴乃令谦之洁斋三日,共入华山。令谦之居一石室,自出采药,还与谦之食药,不复饥。”

  北周武帝时,有道士焦道广,据记载:曾独居华山云台峰,避粒餐霞。

  唐代道教最为兴盛,唐高祖、唐太宗等曾亲临华山拜岳。唐睿宗的女儿金仙公主曾在华山修道,唐玄宗为她在山脚下和大上方修了仙姑观、白云宫。玄宗封华山为“金天王”,并敕建了高五丈、宽丈余的华山石碑。唐、五代时的著名道士钟离权、吕岩、刘操也都游历过华山,或在华山隐居修道。

  至宋,由于陈抟与华山的关系,使华山在道教史上的地位更加突出。陈抟是道教的学者,又是道教的祖师,他的思想对后来的道教都有很大影响,他在道教史上是有一定地位的。陈抟居华山先后约四十余年,他的主要著作《指玄篇》、《钓潭集》、《无极图》、《先天图》等均在华山写成。华山还留传他与宋太祖赵匡胤下棋,赵匡胤将华山输给了他的故事。至今华山仍留不少和他有关的遗迹,如玉泉院、希夷洞、云台观、希夷峡、下棋亭等等。他的弟子贾得升、张无梦及再传弟子陈景元都是宋代有名的道士。陈抟还被奉为道教“老华山派”的祖师,被称为陈抟老祖。

  金元时,王重阳创建全真道派。自全真派兴起时起,华山即是全真道场。王重阳的弟子王处一、谭处端、郝大通都在华山长期居住过。王处一,号玉阳,自号莲峰逸士,居华山修道,并撰《华山志》一卷,开创全真嵛山派。郝大通,号广宁子,开创全真华山派,华山如今也还保留不少有关他的遗迹。

【老北京中秋习俗之祭月拜月自制月饼介绍】相关文章:

中秋手抄报之少数民族的祭月拜月习俗06-25

中秋节祭月赏月的习俗介绍09-06

中秋拜月的由来09-04

中秋节各地拜月习俗的手抄报资料06-21

中秋拜月的来历是什么10-10

中秋节拜“月娘”的习俗介绍09-23

关于中秋节拜月的来历09-22

中秋之月周记06-28

中秋之月心情日记07-03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介绍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