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中国女儿节

时间:2020-09-11 14:20:11 其他节日 我要投稿

乞巧,中国女儿节

  在农历七月初七这天,姜雨婷和党骊珠两个小姐妹早早的就起来了,让妈妈给她们梳妆打扮,要以最漂亮的面貌参加最后一天的“乞巧”活动。在每一个“乞巧”姑娘的心中,这一天对她们来说,是最充实,最重要、也是最依依不舍的。一大早,姑娘们就从姜校长家出发,一路上边走边唱《迎水歌》,来到晚霞湖边进行“迎水”仪式。所谓“迎水”,就是从湖边迎取神水,以备卜巧仪式时用。“迎水”的仪式十分隆重,一定要清晨进行,姑娘们完成烧香,焚裱,跪拜等一系列祭祀仪式,然后轻轻的.把水舀入罐中、盆里。

乞巧,中国女儿节

  姑娘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手捧圣洁之水返回“坐巧”人家,郑重地把迎来的水供奉在“巧娘娘”面前。接下来进行的“照瓣卜巧”,是姑娘们最感兴趣的环节,就是用巧芽在水中的投影图案,卜问自己的巧拙,看看自己将来的梦想会有怎样的启示。 七月初七,夜幕降临,预示着七天八夜的乞巧节即将结束。

  午夜时分,送巧仪式正式开始,姑娘们齐唱《送巧歌》,伴随着略带忧伤的歌声,护送着巧娘娘的神像走出坐巧人家。一路上大家步伐缓慢,心情沉重,惜别的气氛笼罩着整个送巧队伍。 再一次搭桥,最后一次祭祀跪拜,歌声响彻漆黑的夜空。姑娘们全体跪倒在地,点燃“巧娘娘”的神像。烈火熊熊燃烧,火星点点飞耀,青烟袅袅直升夜空。姑娘们以最虔诚的方式与“巧娘娘”依依惜别。一年一度的传统“乞巧”节就此落下帷幕。

  新的一天开始了,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三个小姐妹来到小时候一起玩耍的地方,谈论着各自的梦想:我们都生个女儿,长大了还一块儿“乞巧”。

  2006年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甘肃西和县乞巧文化之乡”的称号。2008年“乞巧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为“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本期特别节目以“乞巧节”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们来关注我国的文化遗产,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

【乞巧,中国女儿节】相关文章:

七夕乞巧礼仪11-04

七夕乞巧习俗11-23

七夕习俗之乞巧11-23

乞巧七夕的习俗参考11-26

乞巧七夕的习俗来由11-26

盘点七夕乞巧的习俗11-24

简述乞巧七夕的习俗11-24

有关各地乞巧七夕的习俗11-25

关于乞巧七夕的民间习俗归纳11-26

精选各地乞巧七夕的习俗参考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