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唯美文章

时间:2020-11-21 15:48:03 端午节 我要投稿

有关端午节的唯美文章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下文是放假网整理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唯美文章,供大家参考。

有关端午节的唯美文章

  有关端午节的唯美文章【1】

  清晨,酣睡中的我被附近庙宇中的鞭炮声惊醒,方记得今天是端午节。姑且叫端午节,总不如用方言叫五月五的亲切。

  躺在床上再难以入眠,迷糊几分钟后索性起床。妻子已早起为娃买五月五的手链、香包去了,两个小娃在床上无拘无束的说笑着。她们的世界我们不懂。

  帮娃洗漱后,妻子也回来了,买了一大包小饰品让我帮孩子戴上。卡通版的香包,各色塑料、玻璃做的手链。色彩多样,明艳照人,我也有一串蓝色的玻璃手链。“你怎么没有买一把彩线啊?”我埋怨道。“现在哪里还有那种彩线啊,满大街都是这些款式,你以为还是你小时候啊?”

  啊,小时候,思绪不由地飘回那个物质虽然贫乏,但快乐却无穷无尽的时光……

  儿时的我们,到了农历四月,就已迫不及待的期盼五月五的到来,也开始为五月五做准备。

  点山儿是五月五必不可少的一道盛宴,而前期准备工作则是漫长而艰辛的,但我们乐此不疲。每天放学后扔下书包,顾不上吃,也顾不上喝,拿着斧子,提上绳子,不约而同的来到村外的小树林。力气大、胆子大、个子高的伙伴把斧子别在腰间,像猴子一样蹿上树,手起斧落间树枝已落到地上。守在树下的我们几人一组,拖着树枝朝庙门前飞奔而去,树枝扬起的滚滚尘土,淹没了小伙伴们纯真的笑脸。一般人看到小孩子砍树枝是不会骂的,但也有例外,大老远的就开骂,我们低声的骂骂咧咧,不情愿的离开,有时还得留下砍下的树枝赔给人家。这样准备的日子要持续半个多月。

  到了五月五前一天,老早大家都聚到了庙前。在“头儿”的统领下,先用粗树枝支起主架,再用小树枝逐层覆盖堆砌,中间要空心。这不但是一项体力活,更是一项技术活,没有老把式的指挥,这项“浩大”的工程将难以完成,要不点不着火,要不着到一半就塌了。当一缕缕炊烟升起时,土头垢面的我们也完成了,用脏手擦一把脸,伴着爸妈的呼喊回家吃晚饭。

  晚饭后,看着妈妈洗完锅,就催促她煮鸡蛋。那时家里穷,吃鸡蛋大多只能是在逢年过节,平时都拿去卖,换些柴米油盐,维持家用。而五月五就是必吃鸡蛋的节日,这小小的期待已经在几天前就搅动着我的味觉。看着鸡蛋煮熟,忍着口水,方回房睡觉。不记得那晚的梦中是否弥漫着香喷喷的蛋香味。

  也许是过于期待,过于激动,那晚大多失眠,凌晨往往是被爸妈或者小伙伴叫醒。胡乱的穿上衣服,衣兜揣上鸡蛋,吆喝齐伙伴,浩浩荡荡的向神庙奔去。

  到了庙前,先要把鸡蛋供奉给神灵,然后都退到庙外面,但眼睛却干巴巴的紧盯着,目光不敢丝毫的离开,因为大家都知道神灵是不会吃的,他是要看你的诚心,但人会偷吃。经常有小孩的鸡蛋被偷吃,哭的稀里哗啦的。等大人们烧香拜神后,我们一拥而上,捧着自己的鸡蛋,尽情的吃了起来,那扑鼻的香气,至今记得。

  吃完香喷喷的鸡蛋,就到了五月五的高潮——点山儿。伙伴们早已抱来麦秆,塞在山儿中心,随着孩子王划燃的火柴,一道火苗腾的蹿起,火光四溅,瞬间照亮了整个天空,也映红了一张张纯真朴实的笑脸。刚刚被偷鸡蛋的小孩也破涕为笑。噼里啪啦的火声、大人小孩的欢叫声回荡在山谷。

  等到山儿着的剩下一堆红彤彤的灰烬时,在胆子大的孩子带领下,大家一个接一个从火堆上飞腾而过,据老人说这样能辟邪,带来好运。而胆小的我往往躲在人缝里,看他们飞腾时脚尖勾起的'滚滚火星。不知道此后的种种不顺心是否与此有关,已无从知晓。

  等到一系列活动结束后,大人们则去折柳枝、插柳枝、贴春叶,而孩子则三个一组、四个一堆,或挖或堆一个土炉灶,或弄火、或从家里偷几颗洋芋烤了起来,直到天大亮才回家。回到家中,母亲早已准备好了大餐:一碗浆水凉粉、一碗莜麦甜醅、或许还有几个小菜。那份爽滑、那份甜蜜、那份享受……

  电话响了,是母亲打来的,将我的思绪从回忆中拽了出来。“你今天回家吗?我做了甜醅、酿了凉粉。”“噢……我看能不能过来……”“如果你忙今天就不要来了,甜醅、凉粉我放到凉的地方,给你留着”……

  那份儿时的记忆又涌到了我眼前,但此时的我却呆坐在沙发上,长久的沉默着。

  电视上NBA总决赛第三场骑士和勇士的比赛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噢,自己才是抹杀那份亲情、扼杀古老传统的元凶啊!!!

  有关端午节的唯美文章【2】

  题记: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

  又到了端午节,街道两边一堆一摊的满是红艳艳的香囊,绣包、花绳。细嗅空气中游弋着一缕一缕香草味,艾草味。自己就蹲在摊位上挑了一个香包,挂在包边,准备把端午带回家。超市里摆满了各味各样的粽子和油糕,通知大家端午来了。

  七彩的夜幕下,城市的街市里,看到许多人只卖了几个粽子和油糕,香囊鲜有人买,我呆了又呆。可能是城市的孩子不习惯带它,而大人们又过了这个年龄,也无带它情节,于是就冷落了街头等待客人来买的老太太,大姨、婶子。是啊,城市是现代,端午只属于农村,属于传统,和城市无关。

  端午节的情怀早在多少年前,存放在老家那条深巷里。每年的每年,她眺望你,偷撩你。让你拨开一把艾草细瞅,一掬香草细嗅,三五粽叶折叠装包。

  那时青果刚刚坐实,黄瓜秧子刚上架,菜瓜起蔓开黄花,离端午还有三五日。只要天气无雨,傍晚时分,巷道里的婆婆妈妈们就端着她们的针线笸箩,提着小木头凳,步出院落,坐在自家大门口,手上做着香包,嘴里说着家长邻短的话,笸箩里放着彩布,彩线,香草。我们孩子就围着自家人,一会儿手里缀出一根线,一会儿翻个花布头。

  “别动!去!一边玩去。”惹恼了妈,就像赶小鸡样哄。于是我们又围到另一家,静静的蹲在旁边,托着腮,歪着脑袋,斜眼瞅望着。

  “红— ”妈喊了:“把你姨的那块绿布拿来,让妈用一点”。

  “哎!”搭话间,一个红衫女孩飘扬着布已送到妈的手上。

  “姐,把你香草给我点,我的不够了。”

  “你用,这么多,你随便拿。”

  “快去,把你姨的香草给我拿点!”

  “不—么—”孩子左右扭着身子,厥翘着嘴。

  “不去!不去!做好了不给你带。”妈佯装生气了,举起了手。

  “就带!就带!我偏就带!”孩子一步一步忖过去。忽然绿衫一闪,一把香草已塞进香袋里了。

  “嫂子,这个褶我不会压,你帮我一下”。于是两个婆婆就凑在一起了,一个压褶,一个穿针。

  手巧的,一个下午,也只能做一个简单香包。复杂的像:葫芦、荷花、梅花、蛇、青蛙、菱角、发财桶……三五日才能做好。

  到了端午的前一日下午,婆婆妈妈发号命令“去!把这两个香包给你舅家娃拿去。顺便把这三个给你姑家也带上,把案上那两袋粽子也带上。”“是!”,我跑着走了。

  香包做完了,该包粽子了。端午前一天,一大早妈起来先把米淘洗干净,泡上。然后叫上隔壁的儿媳妇,下了河滩,在水草间,拔回沉香碧绿的粽叶,泡在白色的洋瓷盆子里,沁人心脾的绿绿香就满屋飘起。这时太阳才刚刚跳上山头。

  妈做早饭,饭后,米也泡的差不多了,于是妈就打开后窗吆喝“秀儿——,米泡好了,包粽子咯——”,就听到秀儿的脚步声招唤邻居声,从巷子里传来。三四人来了,全是邻家孩子他妈。她们围坐在方桌周围,孩子挤在他们间,有的递粽叶,有的往她们的粽叶窝里塞米,妈的手上下翻飞,包裹,缠线,打结。小手和大手会在空中碰在一起,又赶快避让,水珠飞旋,米粒粘在手上,脸上,洒在衣衫上,没有责备声,只有哈哈笑声。一盆冒尖的粽子包好了,秀儿端着粽子盆去她们家煮粽子。粽子煮好了,各家一小盆。我家的粽子剩的最多,上学时,拿上三二个,给要好的同学吃,要吃到端午节过了好几天呐,才消失了端午的尾巴。

  妈又该到别家炸油糕了,我就和玩伴们闻着香气,在人家院里跳方格,等着大人们发油糕吃。我是不敢去秀儿家,她们家的屋檐下放有蜂巢,蜂子们乌压压一群挤在巢口,熙熙攘攘,拥拥挤挤,忙出忙进。,秀儿家的房子是土墙,蜂子们把她家房子的土墙钻了许多小洞,蜂子们钻出钻进,很是吓人。那蜂子蜇人是很疼的,芳芳被蛰了一下,疼得又哭又叫,又甩手又吹手,妈妈赶快给她抹蒜汁,抹着抹着手就肿了,红红的像发糕。从此我不敢走近蜂子。不过秀儿家的蜂蜜很甜,有槐花的蜜香,黄凉凉的。每到这时侯,邻居们都会收到一大瓶。

  做好了油糕,一家一家的送,孩子们排着歪歪扭扭的队,站在厨房门口,等着大人们调遣。我端着油糕,屁颠小跑着给丽家送去。哎呀,不好,一个油糕从小盆里窜出来,奔到地上。四下望望,无人,顺脚给后面的花花家狗踢去,它正一路小跑跟着我,一个油糕飞过来,他被定住了,站在那儿呆呆的望着我,嘴里似乎呢喃“毛丫头 ,多不小心呀!”。我斜眼瞪着对它说“我小心了,你不是白跟我走一趟了。吃吧!回去不许说!”小狗低下头,斯文的吃着,吃完,舌头伸出,把嘴唇舔个圈。我转过身不敢跑了一步一步的走着,小狗一步一步跟着。

  端午节来了。天刚刚露出暖色,我就被妈拉起来,去沾露水。迷迷糊糊被扯上,好多人已站在巷口等我们。我们顺着街走到村口,来到一片荒地,里面全长着艾草。孩子站在地边,妈缀出花绳绑结在我们的爽手腕上,妈把艾草上的露水掳下来,往我们的头发上抹。据说我们这一年都不会碰到蛇。身上有了艾草味,就不被蚊虫叮咬,头发会长得又黑又长。那一年,是不是真的没见到蛇,没被蚊虫叮咬,我忘记了。

  太阳出来了,露水渐渐隐去,阳光妖娆。我们每人抱一抱艾草回家。头发湿漉漉贴着,脑门粘着草籽,草叶。心却是蓝格莹莹的。那天,妈会给我用艾叶水洗澡,还有好吃的,更重要的是我可以和伙伴们去桐树林玩。月亮升上来,把桐树林照的影影绰绰的,我们玩“游击战”,援朝就躲在猪圈里,和猪窝在一起,压得猪不停的哼哼,我们就找到他了。

  人长大了,我也离开了家乡,父母也不在那住了。虽说不远,无事也没有回去;儿时的伙伴也像蒲公英的种子,被命运吹的满世界都是,相聚也难,回去也无处可去,便无回去的理由了。

  去年春天姨夫不在了,回乡奔丧,不想我们是以这样的形式见面,实是感慨。十几年没回去,故乡是熟悉中的陌生。故乡人少了,年轻人打工走了他乡,留下的是孩子和老人,老人多年不见,亦陌然,漠然。孩子更是不认识我。徒然间感觉自己虽是主人,已是曾经,而今分明是乡外客,心寂寂然。更何况儿时的家屋已觅不到,原址翻盖了新房。儿时玩过的那片梧桐林已被砍伐,做了人家院落。自我觉得:“不思量,自难忘!”我没有一天不忆起你。可是家乡已记不起我是谁,把我流放了。

  乡音在,我是乡客。乡情还在,故乡却不认识我。故乡啊,只在记忆中,在儿时的那段光影中。故乡啊,此情绵绵无绝期,如若与君断,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有关端午节的唯美文章【3】

  “五月初五,‘亲妈’地走!”这是我们家乡的一句俗语,大意就是五月初五准新郎要到女方家送礼去,要是不送或者礼送得不到岳母欢心那今年就难娶走人家闺女,抱得美人归咯!

  当然,也不是每个“亲妈”都只收礼不看人的,俺妈就是只看人不看礼。老家的端午节不吃粽子,吃的是油炸散子,还有炖大猪蹄汤。那是一九九七年的五月初五,阿拉熊(这是我给老公取的外号)拿着一小桶鳝鱼、泥鳅到我家,我一大家子人都觉得这小子挺奇怪的,怎么端午节送这么些东西给“亲妈”,这不是不想好好孝敬岳母大人了嘛!说实在的,我当时就想这臭小子今年肯定娶不了我咯!结果,蒜苔炒鳝鱼、泥鳅炖豆腐却成了那次端午节最抢手的菜,俺妈笑着对阿拉熊说:“同意你们的婚事了,随时定日子!”至今我还记得阿拉熊那得意而灿烂的笑容。

  就那么一小桶东西怎么就能够赢取“亲妈”得欢心呢?说起来连我都有些惊讶,阿拉熊一副文文弱弱的书生样子,竟然身怀绝技!原来他家后面有一大片竹林,所谓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家正是靠竹吃竹。他从爷爷那儿学会了竹子的编织手艺,家里的箩筐,晒稻谷的簸箕,挑施农田粪便的挑子大多出自他手。更绝的是,他每天早起编织竹篓子,然后到水田池塘里捉鳝鱼、捉泥鳅,做成鳝鱼篓子后拿到集市上卖。要知道鳝鱼、泥鳅都得是勤快、有本事的人才能抓到的(捉鳝鱼、泥鳅得起早贪黑,不然就被人家捉走了),鳝鱼篓子要到半夜放到池塘水稻田里,天亮之前收回去,早上得趁小东西们鲜活的时候赶上十几里路到镇上去卖,又或者到赶集的时候多换些肉、排骨给家里改善伙食。这样勤快有本事的女婿也难怪俺妈答应得那么干脆!

  虽然现在我们在城市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每年端午和大多数人一样吃着粽子、咸鸭蛋,但还是不免想恋过去在家乡的日子,以及那两道有滋有味的端午菜肴!

【有关端午节的唯美文章】相关文章:

有关创业的文章07-05

有关职场的励志文章11-10

有关考研的励志文章08-02

2017端午节微信文章07-20

端午节微信文章素材07-20

端午节手抄报里的文章08-12

有关梦想的经典励志文章09-11

有关时间管理的文章08-12

有关团队合作的职场励志文章07-28

有关ASP-23材料的文章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