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春节习俗

时间:2024-03-29 14:32:24 博耿 春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南通春节习俗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人们都会和家人朋友一起迎接新年,而不同地区的人们也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南通春节习俗,欢迎大家阅读收藏。

南通春节习俗

  南通春节习俗

  放鞭炮

  在南通,有一个过年必须放鞭炮的原因,因为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只能用鞭炮轰走“年”。

  插枝干

  南通人过年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1、图吉利、讨头彩、盼来年(除夕那天,都要祭祖、守岁、吃年夜饭等等。守岁时,要吃一种甜羹,又叫福寿汤。这汤由红枣、莲子、荸荠等熬制而成,取“增福添寿”的意思。初一吃饺子不是苏中人的传统,而是吃“元宝蛋”(就是茶叶蛋),客人来了,一定要吃一个。另外,要给客人端一碗糖水,里面放上一个“欢喜团”(把糯米粉蒸熟以后晒干,搓成一团),寓意甜甜蜜蜜、欢欢喜喜。)

  2、腊月二十四就开始忙年(从腊月二十四就开始忙年了。炸萝卜圆子、豆腐圆子,做年糕、蒸馒头、准备各种菜肴,一直忙到年三十。还有鱼是每家必备的。三十晚上要烧两条鲫鱼两条鲢子鱼。烧好的鱼放到家里的箱几上,等到过了小年(元宵节)才能吃。此外,每家至少还要买8条活鲫鱼养起来,以此寓意年年有鱼(余)。年三十中午开始,家家清扫门窗,贴春联、窗花。然后是祭祖、放鞭炮、吃年夜饭、包饺子、守岁。)

  3、每乡每镇都有跑龙灯(过年时,每乡每镇都有跑龙灯的习俗。溧水是南京的龙灯之乡按照习俗,初七不出(龙)灯,初八才上灯,十八下灯。)

  蒸馒头

  一般每年除夕的前几天,就要开始蒸馒头了。其实与其说是馒头,不如说是包子,因为馒头里一般都是有馅的。小编记得往年蒸馒头的时候,都要在前一晚把面揉好,闷在缸里发酵一夜,第二天天没亮就要起床,再包馅料,上笼屉蒸熟。等金鸡报晓、晨光满地,一笼笼的馒头就新鲜出笼啦。

  蒸年糕

  蒸馒头的同时,也会顺便蒸个年糕。这种年糕和那种小椭圆形的年糕不同,它通常体积比较大,用糯米制成。在准备下锅蒸熟吃之前,要把它们先切开。

  馒头干

  这种东西叫“馒头干”,也是在蒸馒头时同步进行的。做法很简单,只要把面团拉成宽些的长条,蒸熟后,用刀一片片切开就可以了。它是粥和咸菜的好搭档;还可以放油锅内煎炸,又脆又香,也别有一番滋味。

  祭祖

  民间的说法叫“烧经”,南通人除了“三大鬼节”要祭祖外,冬至、小年、新年也要烧经祭祖。小编家每年除夕中午,桌上都要先摆上饭菜、蜡烛,磕头拜祖先,然后再烧冥纸,请各位祖宗回家吃团圆饭。一系列程序完成后,才能正式开始吃午饭。也有一些讲究的人家,会亲自去扫墓。

  附春节其他的传统习俗

  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跳钟馗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中国人过春节还有挂中国结的习惯。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大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钟馗、秦琼、敬德)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傩舞跳钟馗、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过春节,燃放爆竹,在门窗上张贴字画祈福、装点居所,是这个节日最普遍的习俗。

  南通过年十大习俗 你知道几个?

  蒸馒头蒸糕

  在南通,过年的第一个高潮是蒸馒头蒸糕。

  过去,一家不做上百来个馒头,就好像这个年过得没气氛似的。馒头有实心馒头,兜心馒头,还有切成片晒成的馒头干儿。

  南通不少地方流行蒸“大糕”,没冰箱的时候,浸到放了明矾的水中,不开裂,也不霉变,可以吃上好几个月。

  年前换符贴门神

  南通的民情风俗,过年的时候,基本上不问城里和乡下,老百姓要图顺遂,要想发财,都要贴门神。贴的最多的:左边贴的是秦叔宝,右边贴的是尉迟恭,门框上还要贴上“红绿招财”。

  祭祖“烧经”

  除夕,到中午就开始祭祖了。南通人把祭祖叫“烧经”,供桌上要摆鱼、肉、蛋和豆腐四样供品,外加一碗满满凸凸的大米饭,还要放酒杯和筷儿,不管城里乡下刬是一样的,是对过世亲人的一种缅怀和追思。

  除夕守岁

  “守岁”是古代传承下来的风俗。“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团圆饭过后,看看春节文艺晚会。等到半夜的时候,点烛烧香,还要放炮仗,迎接神仙下界,叫“迎天地”。在铺天盖地、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旧岁除去,新年到来。

  守岁完,当然也有好多的忌讳,例如不准随地倒水,不准说不顺遂的话等等。

  吃荠菜豆腐

  大年初一大清早,小孩子会收到压岁钱。

  早餐的内容有讲究,除了吃颇具南通特色的“野鸡丝”外,一般还要吃汤圆、红枣茶,如皋海安一带还要吃点芋头。南通还有初一吃荠菜和豆腐的习俗,谐音“聚财”、“兜富”。

  初一开始拜年

  拜年是南通人过春节的重要内容之一。过了初一开始走动。一般初二拜舅舅舅母,初三拜姑父姑母,初四是姨父姨妈;初六拜岳父岳母。稍微远一点亲朋好友,可以一直拜到正月十六,叫“拜晚年”。拜年的时候,现在不管辈分级别,不要跪拜磕头了,简化成双手作揖或者握手,或者干脆就是嘴上说点“恭喜发财”“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早生贵子”等等吉祥话。

  打南通长牌

  春节期间,除了走亲访友、上街观灯、猜灯谜演大戏,打南通长牌必定是南通人的娱乐活动之一。忙活了一年,这会儿闲暇邀约上好友,一起打打南通长牌。长牌是南通地区特有的一种牌类游戏,在南通地方人们叫其为“笃子胡”或“游胡”。作为一种民间流传的娱乐游戏,南通长牌引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

  初五拜财神

  初五那是财神日,人们不是在家守财,就是到庙里拜财神菩萨。以往,初五这天去狼山烧香拜佛的人不少。今年,狼山风景区实行“山下烧香、山上礼佛”新规,山上也不再售卖香烛。

  十三上灯,十八落灯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南通一直沿袭正月十三上灯,正月十八落灯,灯期为8天的习俗。当然,在南通还有“上灯圆子落灯面”说法,意思是上灯这天要吃汤圆、落灯这天要吃面。上灯期间,南通各地看灯会、猜灯谜的可不少。

  十五放烧火

  正月十五元宵节,南通人也观灯,但独具特色的是“放烧火”。“放烧火”俗称“照毛虫”,也称“照田财”,是希望除尽害虫,盼望来年丰收。

  元宵节夜幕降临的时候,点燃用芦苇、茅草和稻草扎成的碗口粗细、长达数尺的大草把在田野间奔跑,嘴里还要喊:“正月半,二月半,家家人家放烧火;我家的菜盘篮大,人家的菜铜钱大;人家的棉花收到一笸篮,我家的棉花收了一堆栈……”不少农村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习俗。

【南通春节习俗】相关文章:

南通工维部春节保障工作小结11-26

春节习俗03-12

春节习俗之年夜饭的习俗03-12

南通公积金缴存比例07-06

春节习俗腊月二十三的习俗推荐03-12

春节的习俗日记12-03

江门的春节习俗03-12

云南的春节习俗03-13

西藏春节习俗02-01

春节习俗概述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