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过年的特色习俗介绍

时间:2022-09-29 15:34:52 春节 我要投稿

少数民族过年的特色习俗介绍

  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除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少数民族过年的特色习俗介绍,欢迎大家分享。

少数民族过年的特色习俗介绍

  藏族特色

  藏族人民过年,是按照自己的历法过藏历年。藏历和汉族农历相近。藏历年一般是在汉族春节过后的几天内来临的。在除夕前一天,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脏水污物往西边倒掉,让那些脏东西跟着太阳落山而除掉,以示辞旧迎新,盼望人丁兴旺,万物生长。

  除夕这天,要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会”。人们穿着艳丽的服装,戴上奇形怪状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旧迎新,驱邪降福。除夕晚上,藏民们喜欢吃的食物是油饼、奶饼、血肠、手抓肉等。大年初一早晨,妇女们僦先去河边或井旁背“吉祥水”,象征全家吉祥,健康长寿。接着,家家户户都在醒目的红桌上摆上象征性的供品“竹素其玛”。“竹素其玛”即是元宝式的长形大彩盆(类似汉族地区的五谷斗),在一头装满麦粒,另一头装满用白糖、酥油和青稞面做成的糕点,并在上面插上几束染了颜色的麦穗和青稞穗,祝望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欢乐的人们在摆着“竹素其玛”的屋子里,围在一起互敬青稞酒,赠献哈达,尽情唱歌跳舞,庆祝新春。

  春节期间,亲友和邻居之间,都互相拜年,互赠哈达,祝愿愉快幸福。并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广场上和原野中更是热闹非常,青年们聚在一起举行赛骊和射击比赛,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比赛结束后,大家围在一起,点起篝火,弹唱团结祝福歌,跳起“锅庄”、弦子舞,狂欢入夜。

  彝族特色

  彝族称过年为“库史”。“库”是年或岁之意。“史”即是“新”。“库史”就是过新年。每当深山初雪,秋山红叶,太阳回归时,谷黄米熟,庄稼收进粮仓,便到了彝族过年的时候。彝族一年一度的年节是在农历十月底,有的地方是把过年日固定在农历十月三十日为除夕之日,冬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始。

  在凉山大部分地区是按区域选择吉日过年,但都在农历十月之内。

  过年的日子临近了,孩子们搬着指头数天日,盼望新年早日到来,过年弯弯猪脚是属于孩子的,孩子们还要各自带肉集体去野餐。过年是一年的终点,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是新旧年间的界限。除旧迎新,庆祝一年的丰收、康乐,并憧憬未来,预祝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清净平安。祝愿一年更比一年幸福康乐。

  旧年若遇有不幸灾祸,疾病临身的,通过过年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莫大的依托和安慰。在新旧时日交替的时节,时运转换,祝贺新禧临门。以过年时间为界定,一切从新开始,只要开好了头,时运昌达。以过年时间为准,隔绝不幸命运于逝去之年。

  若过了年,年成不好,多灾多难,瘟疫疾病漫延,中途人们要重新过年。让孩子们手持棍棒为武器,向一座搭建在村口的象征性的魔宫进攻,似为同邪魔进行撕战,最后孩子们要捣毁魔宫。通过这一举动,让人们精神上获得新的寄托。

  过年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在日常生活中,吃饱穿暖就有了如过年时的幸福感。“过年三天尽情地吃,没有吃错的道理。”过年是恭贺新禧、全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丰衣足食、生活甜蜜美满的时刻,过年活动内容容喜庆吉祥、祈求福禄、驱邪避魔、拜祭祖宗等含意。

  彝族“库史”源远流长,据彝族民间文学里记载:“彝族过年是一个名叫俄布科萨的人开的头。”由于历史冗长形成了一整套风俗习惯,如祭祖、堆柴垛、守岁、掸尘、串酒乐、拜年等许多丰富的内容。

  彝族过年地板上要铺一层草。选割岩子上的草,那里的草是纯洁的草、干净的草,羊嘴没有沾过的草;是兽蹄没有踏过的草;是丰美的草、茂盛的草。芳草欣荣,铺青叠翠,绿草茸茸如绿毡铺地,象征子孙的荣华富贵。

  壮族特色

  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布依族特色

  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满族特色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侗族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白族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在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愿允爱情了。

  土家族

  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不用道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傣族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目。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表示对你的祝福应为傣族信奉小城佛教水是最纯洁的,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黎族

  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摆上丰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全家还要欢唱“贺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还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这一天的猎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猎物时,先将全部猎物的一半发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妇可分得两分,过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僳僳族

  僳僳族称年节为“盍什”,他们大都做籼米粑、糯米粑和酿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许在桃、李等果树上,祝愿来年硕果累累。云南怒江地区的僳僳族人民,先要给耕牛喂食盐,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劳动。青年男女喜欢举行春节打靶比赛。姑娘们把绣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摇动,请小伙子们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美酒作为奖品送到谁的嘴边。

  拉祜族

  除夕晚上,拉祜族同胞全家人都要沐浴清身,做好翌日的食物。在食物中,特别重视糯米粑粑,除食用外,总要给牛吃一点,关在犁、锄、砍刀等农具上摆上一点,以酬其一年来与主人合作,祝愿新的一年里创造更多的财富。

  达斡尔族

  居住在东北嫩江两岸的达斡尔族,农历正月初一早上,男女青年梳妆打扮,先向长辈请安、敬酒、行礼,然后逐户拜年,每家都准备有蒸糕,拜年的人一进门就抢吃蒸糕,据说吃了之后,生产和生活都能“年年高”。

  仫佬族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仫佬族的村村寨寨,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几十人、几百人,乃至几千人聚会在山坡上或赛场里唱山歌,尽情歌唱劳动、生活和爱情。

  独龙族

  唯一的节日就是先在冬腊月的“卡雀哇”节。最隆重的仪式是牛祭天。这天,族长把牛拴在广场中央的木桩上。由青年妇女将链珠挂在牛角上,接着,一位勇猛强壮的小伙子,手持锋利的竹矛,向牛腋部刺去,直到将牛刺倒死去。此刻,人们就跳起“牛锅庄”舞,然后分吃牛肉。

  鄂伦春族

  在东北的鄂伦春同胞,春节早晨,先在家族中依辈份大小斟酒,幼者给长者叩头,平辈则互相请安,初二、初三进行赛马。正月十五美味佳肴。正月十六的早上,要进行相互抹黑脸的活动。青年人给老年人抹黑时要先叩头。

  赫哲族

  春节,赫哲语为“佛额什克斯”,即大年除夕之意。人们穿上在帽耳、衣领、袖口、裤腿、围裙、鞋面上绣着美丽的花纹、几何图案和花鸟等花边的兽皮等服装。在年节里,一般人家要做“吐火宴”,或用一种野生果“稠李子”制作成饼子,同时摆满鱼、兽类肉等食品。对待贵客,则用杀活鱼,或把鱼条烤熟,用这种“塔拉哈”招待。

  基诺族

  春节到来,聚居于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口嚼槟榔的老翁扬头打钹,戴大尖帽的老妪低首鸣锣,由周巴(寨父)最先把鼓敲响,男女青年围成一圈徒手跳舞。

  哈尼族

  荡秋千,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高山族

  “围炉” ,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景颇族

  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比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抢手,姑娘们便奖给神抢手一碗香甜的米酒。

  瑶族

  节日期间,人们聚在一起,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夫,一人扮扩锄农民,三人边舞边歌,表示庆农业丰收;青年男女则聚在村寨四周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唱山歌,寻找意中人。

  鄂温克族

  正月初一,互相拜年,特别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必须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里尽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集这个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始跳或唱,接着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来。

  羌族

  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

  东乡族

  人们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京族

  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里背回“吉祥水”。认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

  苗族

  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纳西族

  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 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蒙古族

  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比赛

  水族

  主要聚居在我国的贵州省,不数散居在广西族自治区。与许多民族一样,水族每年农正月初一至十五也过春节。节日前夕,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收拾房屋,缝制新衣,贴年画、春联,准备丰盛的节日食品,来迎接新年的到来。春节期间,人们最重果的活动就是祭祀祖先,鱼是必不可少的供品。祭祀的习俗,有的地方在家门口临时放桌,摆上酒席。有的地方摆上箩筐,一头盛着各种生产工具,冀盼来年生产丰收。祭祀时,燃香烧纸,全家无论男女老幼都要跪拜,祈求祖先保佑全家平安,事事如意。春节期间,水族小孩儿会挨家串门向大人讨糖果吃,谁要得最多,谁就被认为福气最好,将来聪明健康。除此之外,人们还穿着节日盛装,相互走访庆贺新年。男女青年则汇集在村头寨尾,吹笙,击铜鼓,随着鼓点跳起各种铜鼓舞。节日期间往往鼓声昼夜不停,整个水族山寨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

  好了,关于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的内容就先介绍这么多。

  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介绍

  瑶浴 以泡澡为待客之道

  丛江——贵州省的一个少数民族县,这里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有云雾缭绕的群山深谷,这里生活着瑶族分支——板瑶。《从江县志》记载“板瑶好清洁,家必备一浴桶,工作回家必药浴一次。因处深菁,又好清洁,故长寿者多。”千百年来,生活在深山密林中的瑶族为了生存,抵御病毒的入侵,形成了防病保健、养生长寿的习俗,瑶族药浴就是板瑶千万年来与山草滕木朝夕相处,经过无数次的实践与应用而形成的千年古方。

  《新旅行》杂志提到过,藏于深山人未识的瑶浴,完全可以和世界上著名的芬兰桑拿浴、土耳其的蒸汽浴相媲美!位于深闺中的高华村瑶浴,究竟具有哪些神奇的功效呢?

  贵州丛江翠里乡高华村被称作瑶浴村,瑶族同胞待客的习惯,一般是在客人到来之前备下瑶浴药汤。作为礼节,它不亚于为客人准备好了脆嫩可口的木炭火锅小香猪肉,还有那自酿的纯米蒸馏酒,以及放在灶膛热灰中烘烤过的干辣椒。

  瑶家的待客习惯一般是先安排客人洗澡,浴桶就在客厅的角落里,挂一块布帘,算是隔出了一个洗浴空间,浴桶离大灶台和清水水源都很近,无不体现出山民的生活智慧。

  坐进木桶后,药汤要过肩,并且浸泡20分钟以上效果才好。连日来的劳累,在热热的药汤中渐渐消散,身体也微微出了汗。洗浴中,时不时地会触及到几片混进浴桶的灌木叶,一会儿贴在身上,一会儿冲落桶底。浑然天成的瑶浴,洗浴后肌肤滑润,一身轻松。

  其实瑶家人的用水量也是相当的大,他们几乎每天都要烧水泡上一回药浴,至少在农忙时节天天如此。瑶家人觉得这很正常,洗药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好像天天要吃饭一样。水是用竹笕直接引来家中的山岩泉水,每日把家里的几只水桶灌满后,就将竹笕移向一边,放水下山。柴是自家的山林中拣来的,除了担柴费些力气,总也烧不完。草药是从高山沟底,阴坡阳坡不同地点采集来的,完全是大自然的恩赐。都市白领们向往的大自然原生态的生活体验,这里算一处。

  每日能够舒舒服服地在木桶中泡澡的民族不多,日本算一个,日本国民讲究卫生是出了名的,但他们的家庭泡澡大都先男后女,共用一桶水,更谈不上采用新鲜草药来调节人体机理了。这么看来,瑶家人当算世界上最会享受生活,也是最讲究卫生的民族了。

  药浴的又一绝就是对妇女保健有着极好的效果。据普查证实,经常洗药浴的农家妇女,几乎没有得妇科病的。更加让人叹服的是,正常产妇,在生下孩子两三个小时后,便坐进浴桶,使用专门的草药配方进行洗浴,以后每隔两三天洗浴一次,不仅产妇的体能恢复得很快,而且可以避免“坐月子”容易落下的病症。

  瑶族是一个承载着千年历史沧桑的古老民族,他们生活的地方高山多雨多雾,容易受疾病的侵袭,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生存,到现在为止,都还有不少瑶族妇女生孩子都在家中由接生婆接生,且很多瑶族妇女大都生育有几胎,但奇怪的是,这些瑶族妇女却很少患妇科疾病。

  原来,生活在这样一种特殊的环境中,瑶族人学会了识别各种草木的性质,利用草木的枝、根、皮、叶、花朵医治疾病。生活在这个天然的中药库中的瑶民就是靠这些草药,治愈他们一个又一个的病症。瑶族百姓几乎就不出山看病,有点什么毛病,就自己采些草药,轻而易举地予以解决。本来住在大瑶山里,他们的发病率就比城市里的居民低的多,就拿妇科病来讲,在城市里的妇女,平均犯病率都达百分之八十以上,而居住在深山老林里的瑶族妇女,在那么恶劣的医疗环境下,妇科病犯的比率却不及百分之十。而在瑶族的世界著名长寿村——巴马瑶族百岁长寿老人更是经常泡瑶浴,巴马瑶浴是巴马百岁寿星长寿的养生秘方。这是当地优良的环境造就了这个奇迹,亦是巴马和大瑶山满山遍野的独特药材促成的结果。

  由于世世代代的摸索积累,瑶民族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民族医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神奇的“三天出工”,亦称(三泡瑶药),它是瑶族千年传世古方。瑶族妇女产后洗泡“三天出工”的药浴后,三天后就可以下地劳作,上山砍柴,不怕风吹日晒,而且形体保持苗条,肤色红润。第一天,泡第一泡神奇瑶浴:除异味,去秽气;第二天,泡第二泡神奇瑶浴:收腹,修复受损阴道;第三天,泡第三泡神奇瑶浴:迅速恢复体力,提高免疫力。瑶寨妇女生孩子时,在不到一个小时之内,会立刻进入浴桶,在热气腾腾的瑶浴中度过。坐月子的瑶家妇女和婴儿,每天都如此,他们相信,瑶浴会使他们母与子消除任何灾病。瑶族坐月妇女第三天就可以从事一般的体力劳动了。婚后的瑶家妇女,没有一个有妇科病,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但确实如此。

  但不是所有的瑶族都有洗药浴的习俗,只有“优棉”支的“板瑶”,才有祖传洗药浴的习俗。所以,用高华瑶医给出的方子洗浴治病,效果才好。

  高华村民的饮食习惯也很有特色。早上起来要喝油茶。这是一种将糯米膨化后,拌少许炒熟的花生,再加入热茶水的饮品。我注意到,茶叶是自产的稍有苦味的山茶。还有,像我们房东食用的竟是茶树籽榨取的油,这是一种品位极高的植物油,有利于健康。喝油茶不算正餐,妇女们开始喂猪、挑柴,忙过一阵后才开始用早餐。

  村民们则以稻米为主,蔬菜当然也包括野生植物,比如九月笋和菌类的食取量也很大。家畜以牛猪为主,每家喂有一些鸡鸭,但都不是以商品销售为目的,仍然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村民们真要想挣些钱还是不容易。总体上说是刚解决了温饱,生活依然贫困。好在健康生活的内涵,并不只是以钱的多少为标准。

  祭猎神 彝族的古老习俗

  彝家猎神节:农历二月初一至初三,彝家猎神节在九乡地区举行,节日期间,彝族人还举办各种民间活动,如跳大三弦、月琴舞、霸王鞭,还有对唱情歌、斗牛等比赛活动。

  传说从前,在野兽和家畜还未分开的时候,有两个异母同父的兄弟,哥哥的亲娘早已去世,后来父亲又讨了个后娘,生了个弟弟。不久,父亲也死了。兄弟俩慢慢长大了,他俩虽是异母生的,但相亲相爱,非常要好。后娘却因为哥哥不是亲生儿子,待他很刻薄,动不动就打他骂他,还经常叫他去做大人的活路。憨厚的弟弟见了,心里不忍,便悄悄地去帮忙。

  一天,兄弟俩赶着家中所养的各种动物,带上干粮,离开家到远远的高山林里去放牧。他俩吃住在山里。白天,把动物赶到草肥水绿的地方,晚上,又把动物赶回到栅栏里。兄弟俩每天早出晚归,歌儿在山林中飘荡,动物在他俩身边欢跳,快乐的日子终日伴随着俩兄弟。家中带来的干粮吃完了,哥哥留在山里放牧,弟弟回家去取干粮,弟弟到了家里,向母亲索取粮食。他母亲从木柜里拿出早装好的两麻袋,唠唠叨叨地说:"我儿记好,这袋干粮是你自己的,另外一袋是你哥哥的。今后,你俩不可合伙吃了,要各吃各的。"憨厚的弟弟想赶紧回山,便"嗯嗯"答应着,背起干粮就走。

  他爬坡翻山,回到山林中的木桩房里,见哥哥放牧还未归来,自语道:"哥哥自个放那么多动物,早累坏了吧,我得给他做顿好饭。"他便去烧火做饭。谁想,打开麻袋口,他母亲拿给自己的麻袋里装着雪白的大米和细面,给哥哥的麻袋里却尽是麦麸和米糠。弟弟一下傻了眼,心头对母亲很生气。他为了不让哥哥晓得此事,便把那袋麸糠藏在桩房附近的一个树洞里。就这样,弟弟便把自己的那袋米面分给哥哥吃。

  后娘见弟弟没有把所有的动物赶回来,气得那双三角眼险些暴出眼眶,那张瘦猴脸拉得有马脸长。有一天,她上高山去追赶留在哥哥那里的动物,哪想,走到半山腰一个山险路陡的地方,双脚一滑,滚下岩去,摔死了。

  哥哥在山上掌管着各种野物,他天天以肉作餐,日子过得自在安逸。后来他在山上修炼苦行,成了猎神。这年,弟弟想要只野物,便带上家中的一个猪头和一只鸡来到高山上,他到处寻找,不见哥哥的影儿,便拿出家中带来的猪头和鸡祭祀猎神哥哥,求他赐给野物。结果,他获得了许多野兽。

  从这以后,猎人每年便拿猪头和鸡焚香祭猎神,祈求赐给野物。获得猎物时,拿野物的血和肚杂再祭,表示对猎神的谢意,希望以后多赐。天长地久,便成古老的习俗。

  祭祀活动中的镖牛

  镖牛,是佤族举行传统宗教仪式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是宗教图腾的一种表现形式。每逢重大节庆和祭祀活动,佤族都要举行镖牛。牛是佤族的吉祥物,祭牛头则表示对神灵的虔诚。镖牛和供奉牛头,是佤族人民祈求安居乐业、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的传统祭祀活动。

  在佤族聚居地区,每个佤寨都建有一个用于集会祭祀、载歌载舞的广场,镖牛活动就在佤族寨子的广场举行。

  镖牛仪式既庄严又神秘。所用的水牛经过挑选,都是强壮的黑色公牛,一是佤族崇拜黑色,二是祭祀用的必须是水牛头。在他们看来,大角牛头是神圣之物,是财富地位的象征,是供奉神灵的祭品。拴牛仪式开始,低沉悲壮的牛角号奏响、大木鼓敲起。副镖手带领佤族男子将两头牛牵到牛桩前用绳子拴好,然后互相巧妙配合,抛绳哄牛,既要用绳子把牛蹄栓住,又要躲避它防止被牛踢伤。紧接着,主持人宣布“请头人向镖手授镖枪”,镖牛手在魔巴的带领下走向前,接受镖枪和敬酒,左手持镖枪,右手拿杯喝干敬酒,在魔巴带领下返回镖牛场,锣鼓歌舞队更加热烈地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紧接着,主持人宣布“请头人向镖手授镖枪”,镖牛手在魔巴的带领下走向前,接受镖枪和敬酒,左手持镖枪,右手拿杯喝干敬酒,在魔巴带领下返回镖牛场,锣鼓歌舞队更加热烈地敲锣打鼓、载歌载舞。

  当主持人宣布“镖牛祭拜司岗里开始”时,佤族群众便吹响牛角号、敲响大木鼓。副镖手带领佤族男子将牛牵到牛桩前用绳子拴好,魔巴、两名持长刀壮汉、镖牛手、抬酒壶和酒杯的佤族姑娘、锣鼓歌舞队从指定地点敲锣打鼓列队入场。

  镖牛镖牛的第一步由佤族大摩巴(祭师)进行祈祷,向围观的人群抛洒新米,祈求神灵保佑。同时,在牛左肋间心脏位置做好标记,以便让镖手一镖致命。镖牛手接过佤族姑娘的酒杯,绕牛一圈喝干杯中酒,举着镖枪来到牛的左边。喧闹的广场顿时安静,时间彷佛凝固。

  镖牛手手持长镖上前,对准牛的左肋间,猛力刺中牛的心脏,一举把牛镖死,众人齐声欢呼“猛!猛!猛!”魔巴上前确认牛镖得好不好,然后指挥男子把牛头取下,副镖手抬着牛头,主镖手跟随其后,到主席台前,向头人汇报镖牛情况。头人走下主席台检阅牛头,并以水酒向主镖手表示祝贺,大摩巴分别将鲜红的牛血涂抹在镖手身上,让带有神秘特性的牛血给其家人带来吉祥,全场锣鼓齐鸣、歌舞狂欢。同时,安排人员剖开牛腹,取出内脏,分割牛肉,参加活动的见者有份。随后,请观众抚摸牛头,可保平安健康、吉祥如意。

  镖牛结束后,用牛头祭木鼓和司岗里。

  壮族传说认为掌管风雨的是青蛙女神,并把青蛙称为蚂拐。红水河沿岸壮族村寨通过祭祀蚂拐,祈求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四季人畜兴旺。蚂拐节一般从大年初一起至二月初二结束,主要内容有找蚂拐、祭蚂拐、孝蚂拐和葬蚂拐等。

  虽然,许多在人类蒙昧时期产生的古俗已逐渐被社会的发展演变所淹没,但是。一些奇俗却在壮族人的生活中延续下来,祭祀蚂拐的习俗便是其中之一。

  在桂西的红水河畔,每到正月的蚂拐节时巴马的壮族人都沉醉在古老的蚂拐歌河喜庆的铜鼓声中。相传,蚂拐女神是雷王的女儿,掌管雨水,使大地风调雨顺。有一年壮家有个叫东林的青年,因为丧母而痛苦不堪。他听到屋外青蛙“呱呱呱”的叫个不停,一时烦躁难耐,就用热水把青蛙浇得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从此,青蛙不叫了,天再也不下雨了。人间便开始大祸临头。东林吓坏了,去求神祖布洛驼河神母妹洛甲,得到神训应向青蛙女神赔礼道歉。于是东林赶紧在大年初一敲起铜鼓,请青蛙女神回村过年,又请千人为死去的青蛙送葬。以后,人间又得到青蛙女神的保佑,风调雨顺。从此巴马东兰的壮族人年年要过蚂拐节,祭祀蚂拐。

  每当农历正月初一黎明,人们就敲着铜鼓成群结队去田里找冬眠的青蛙。据说,先找到青蛙的人是幸运的,被誉为雷王的女婿“蚂拐郎”,成为该年蚂拐的首领。首领要带着大家点燃烟炮,以向雷王报告人间祭蚂拐的喜讯。人们把这只青蛙接回村,放入花轿中。由初一到正月底,白天孩子们抬着青蛙游村,向每家每户贺喜;晚上,则抬到蚂拐停下,人们跳蚂拐舞和唱蚂拐歌,以示为蚂拐守灵。守灵、游村的活动进行到第25天后,蚂拐节便进入高潮。这天,人们选择吉时,抬着花轿到青蛙下葬的地方,打开去年葬蛙的宝棺,如果青蛙的骨头呈金黄色,便预示今年是好年景,全场顿时铜鼓齐名,同声欢呼。如果蛙骨呈灰色或黑色,便表示年景不好,于是人们就烧香祈求消灾降福。接着举行新青蛙的的下葬仪式。葬礼之后,男女老少一起围着篝火唱歌舞蹈,送蚂拐的灵魂上天。这一夜,人们尽情狂欢,通宵达旦。(部分文字资料来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霜降节舞狮表演

  壮族霜降节是大新县的下雷、雷平及宝圩一带以及等、靖西、德保等县的节日。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女英雄岑玉音的,距今有360多年的历史。

  壮族霜降节

  霜降节是纪念反抗外来侵略的女英雄岑玉音的节日,已经有360多年的历史。这个节日流行在大新县的下雷、雷平及宝圩一带,但影响扩大到天等、靖西、德保等县。正降日凌晨人们便带糍粑、年米、肉、香烛等聚集玉音庙宇供祭。在清代,不但百姓祭祀,州官也必身着官服,率众顶礼拜祭。

  壮族霜降节是指每年农历九月,既壮语里称的“旦那”(晚稻收割结束)之后的霜降期间,劳作了一年的壮族乡民们,用新糯米做成“糍那”、“迎霜粽”,招待亲朋好友。人们也趁农闲的机会交朋结友、走亲串戚、对歌看戏,同时在节庆期间卖农产品、购买生产生活用具,为第二年的春耕做准备。于是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文化。该节庆主要流行于大新、天等、德保、靖西、那坡等县的壮族德靖土语地区,其节日影响范围包括越南、云南、广西南宁、崇左等。这些地区每年都很重视这个独具特设的节日,对这个节日的热情不亚于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壮族霜降节的由来

  相传土司第十四世许文英,其妻岑玉音为湖润土司的女儿,曾和其夫于清末一道骑牛到闽越沿海抗倭(一说抗安南)。因为岑玉音是骑着牛去打仗的,所以被称为“娅莫”,“娅”是壮语里对老年妇女的称呼,“莫”即黄牛。岑玉音抗侵略凯旋之日正值霜降节,为纪念许文英及岑玉音,下雷人民建起玉音庙(庙娅莫),逢霜降日民众扛着玉音的画像举行游神活动。

  关于岑玉音的事迹有两种不同的传说,一说壮族妇女岑玉音箭术高超,勇敢过人,曾带兵去广东、福建沿海一带抗击倭寇。她用兵果断,料事如神,多次打败入侵的倭寇,得到皇帝的封赏,最后她解甲回乡,直到逝世。人们因她曾在霜降这一天大败倭寇,所以在这一天举行祭祀以示纪念,逐渐形成为霜降节。另一说是她和丈夫一起,为保卫壮族人民的安宁及财产,率兵抵御入侵之敌,于霜降之日大获全胜,故当地百姓庆祝三天,定为节日。

  壮族霜降节的内容

  霜降节举办时间定在每年阳历的10月23日前后“霜降”期间。节庆持续三天,分为“初降”(或称头降)、“正降”与“收降”(或称尾降)。

  初降这一天,传统上主要是敬牛,这一天让牛休息。人们一早就开始忙碌做粽子、糍粑、杀鸡宰豚准备款待来自四面八方的亲戚朋友。

  正降这一天的上午为敬神活动。人们先到拿着糍粑、肉、香烛等祭品到娅莫庙祭拜进香,一些人负责打扮成士兵模样,举着牙旗,敲锣打鼓,在狮子的开道下把娅莫画像抬出来巡游。传说娅莫(玉音夫人)的形象上长毛裸体,骑在牛背上,娅莫像要挨家挨户把下雷街都巡过,巡到哪家,哪家就要放鞭炮;每到一个民间信仰庙宇,巡游时,被认为“命轻”的孩子是不能出门观看的,以免生病。游神结束后,霜降节进入闻名的“霜降圩”。正降晚上,进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时间。人们搭起舞台,演上土戏(壮戏)。年轻人三三两两地对起山歌,对歌活动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尾降,形成规模宏大的霜降歌圩。

  在壮族霜降节中,最值一提的是壮族板鞋舞。相传板鞋舞源自明代嘉靖年间,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率领广西郎兵赴浙江抗击倭寇时,她用三人缚腿赛跑的方法训练郎兵,使得军纪严明、同心协力,后来便演变成这种有趣的运动了。

  壮族霜降节的产生当地的一年的生产规律有关,是一种地域文化,同时也是壮族特有的一种民族文化,它承载壮族土司文化、反侵略斗争的历史记忆。

【少数民族过年的特色习俗介绍】相关文章:

少数民族的过年习俗12-17

少数民族过年的习俗12-16

陕西特色过年习俗12-15

西部地区广西特色的春节过年习俗介绍11-03

中秋节少数民族的习俗介绍04-18

过年的传统习俗介绍12-13

过年接财神的习俗介绍12-16

少数民族春节习俗11-06

少数民族春节的习俗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