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历史

时间:2024-02-02 14:27:12 艺勋 春节 我要投稿

有关春节的历史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那么大家有没有了解过有关春节的历史啊!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去了解吧!

有关春节的历史

  春节的历史

  春节不仅是中国一宗巨大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享受、保护、展示春节文化是中国人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也是在为世界传承文化。春节,犹如高悬在民族天幕上的永恒明灯,以其独特的光芒辉映着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这样的光芒,对于我们来说光明而温暖。年是时间标志,体现着生活节律,这样的传统在中国延续了至少三千年

  春节在古代称为岁首、正旦、元日等,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是民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作为岁首新年,春节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至少三千年的历程,其产生与古代历年概念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然从本质意义上说,它根源于上古先民的时间感受与时间意识。

  古人以天文、物候及人事活动等作为时间变化的重要参照,年的时间周期概念应该在夏商周三代以前就已经为人们所掌握。《尔雅·释天》有“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唐虞时代大概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那时以“载”称年,是表示时间的运行与变化。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正式确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此后历法虽不断修正,但正月岁首时间没有改变,年节也就固定了下来。年是农业社会的时间标志,体现着农人的生活节律,这样的传统在中国延续了三千年。

  秦代至汉中期前,岁首在夏历十月,十月初一为新年。汉中期以后,岁首在正月初一,称为正月旦、正旦等。正月旦是汉代皇家的重要庆祝日,朝廷要举行大规模朝会。在朝廷的影响下,汉代民间将年节民俗活动由传统的腊日、腊明日移到正月之旦的“正日”。东汉崔定《四民月令》记载了东汉时期民间正日的祭祀仪式与庆祝活动。首先,祭祀祖先、礼敬尊长是汉代正日礼仪的主要内容。全家无论大小,按尊卑等次列坐于先祖牌位之前,家人怀着喜悦的心情依次向家长敬酒致贺。其次,拜贺宗亲乡党。正日家庭祭祀庆祝仪式之后,人们走出家门,拜谒恭贺亲族与邻里,利用年节时机,沟通自己与亲族、邻里的关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岁首朝贺仍是朝廷大典,而在民间,元日人们鸡鸣而起,先到门庭前燃放爆竹,“以辟山臊恶鬼”,然后一家大小穿戴整齐,依次拜贺尊长。从唐代开始,春节享有政府法定假日,给假七日,是年前三天年后三天。朝廷照例举行早朝大典,民间则合家团聚,设宴欢庆。宋元明清各代,春节称为元日或元旦、新年。正旦朝会仪式依然是皇家的重要典礼,场面宏大壮观,它是国家时事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1914年1月北京政府内务部在呈文中提出“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并被批准。由此,传统农历新年岁首在官方意义上正式被易名为“春节”,传统的元旦、新年名称被安置在公历的1月1日头上。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继承辛亥传统在历法上采用公元纪年法,但对传统年节给予特别关注,规定了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法定假日及其放假日期。从此“春节”成为社会上下对旧历大年的称呼。

  迎新年的习俗。

  古代社会民间计时以鸡鸣为候。正月初一的鸡鸣尤有意义,它召唤着新年的到来。当然随着现代中国计时手段的变化,人们已经将新旧时间的界标确定在午夜零点。

  1.“爆竹声中一岁除”伴随除夕守岁的是爆竹与焰火,在送旧迎新的日子里,人们尽情地燃放烟花爆竹。

  新年爆竹起源于原始宗教信仰,人们以此驱邪祈福。民俗认为,鞭炮等响声,能驱赶鬼邪。爆竹是将竹筒置于火中烧烤,竹筒受热膨胀,最后爆出声响,直到唐宋时期仍然采用这种爆竹方式。宋代除了传统的天然爆竹外,还出现了火药爆竹。这种火药爆竹不仅有霹雳的雷声,而且硝烟散出,有消灭空气中病菌的功效,所以人们在瘟疫发生的时候,经常要燃放爆竹。明清时期火药爆竹更加流行,近代以来,乡村春节鞭炮是年俗必有的项目,假如过年没有爆竹声,人们就会觉得心里空荡荡的。

  2.天地、祖先祭祀人们在响彻云霄的鞭炮声中迎来新年,旧年回天汇报的诸神,这时又带着新的使命回到人间。为了迎接新神,各家摆起香案,虔诚祭祀。新年“进酒降神”是汉代就有的传统,民间一直沿袭下来。

  祖先祭祀是春节家祭中最重要的祭祀。《礼记》中祖先祭祀屡有记载,如“大饮蒸”就是岁末的宗庙祖先祭祀大礼。明清以后,由于宗法观念的复兴,祭拜祖先重新成为新年仪式的重要环节。民国以来民间仍然保持春节祭祖的习惯,一般在家庭堂屋设置有祖先牌位,人们吃团年饭前,先要由家长依次请祖先回家团年,在祖先享用之后,家人再上桌吃饭。正是这种年复一年的祭祀团聚,强固了家族的内聚意识,保证了家族的绵延。

  3.穿新衣与拜年以鲜洁的服饰迎年是汉代就有的习俗。在民俗社会中新洁衣饰不仅是年节的美饰,同时具有神性意义。新的衣饰是为了祈福除灾。通过旧年之后,人们获得新生。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象征着人们进入新的生命旅程。这种身体的新打扮与门户的新装饰都体现了中国人重视新年的时间更新意识。

  清晨迎来新年后,接着是贺年、拜年。顺序是先家内,后家外。明代北京元日拜年盛行朝野上下,那时拜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见面跪拜。另一种拜年是一种虚套的礼仪形式,明朝中期京师还有所谓“望门投帖”之俗。

  4.接财神新年来到,也就意味着新财神的降临。财神有许多化身,从民间信仰看,有文财神、武财神、五路财神、青龙财神等等。

  从年画与庙宇泥塑中,我们常能见到文财神的形象,是文官打扮,一位是商朝的比干,另一位文财神是范蠡。再看武财神,一位是赵公元帅,名朗,字公明,是一位道教人物;另一位武财神是关公,特别是近代以来的一些工商组织,将关公视作行业的保护神与财神。五路财神信仰,主要在南方流传。所谓五路,就指东西南北中五路,即出门五路皆为发财之路。“迎财神”、“接财神”等是春节重要的祭祀内容,时间一般在正月初一至初五,这期间人们相见,开口就是“恭喜发财”,“发财”成为岁首时节最活跃的词汇。

  正月十五“闹元宵”

  如果说大年是一台全民参与的民俗大戏,正月十五元宵节,就是这部大戏的压轴节目。

  元宵典型的节俗是灯会,因此元宵又被称为“灯节”。元宵灯会的兴盛从隋唐开始,唐朝元宵张灯风气更盛,为了人们通宵观灯游赏,节日期间取消平时的宵禁,即所谓“金吾不禁”。宋朝城市生活进一步发展,元宵灯火更为兴盛。明代全面复兴宋制,元宵放灯节俗在永乐年间延至十天,从正月十一开始,京城百官放假十日。

  元宵节另一节俗是吃元宵。元宵是一种节令食品,明清时期正月十五吃元宵成为时尚。在祭祀祖先之后,家人老乡一起享用圆子,取其团圆的意义。

  有关春节的历史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10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而深刻的变化,而一年一度的春节也因此烙上了明显的时代印记。但春节的传统色彩,如亲情、和睦、欢乐、及对未来的美好祈盼,仍是任何年代的春节不变的底色。拜年是中国人过春节的古老习俗。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又叫“过年”。正式“过年”是从每年的农历腊月三十开始的,也就是每年的最后一天。每年的这天晚上,人们都要“守夜”。全家人围在一起,吃很丰盛的年夜饭。除夕夜里,人们包饺子、放鞭炮、贴春联、看春节晚会,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晚上零点一过,就是第二年的正月初一了。这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初一早上,人们起得很早,家家都要放鞭炮、吃饺子。孩子们都要穿上新衣服,跟上大人们去拜年。这时,大人们往往都要发给孩子们一些“压岁钱”,祝福他们又长了新的一岁。

  从初二开始,大人们都要领着孩子,带着礼物去走亲戚,给长辈们去拜年。大家在一起喝酒说笑、团团圆圆,送旧迎新,庆贺新一年的到来。这种传统的庆祝活动,一直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能结束。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着农历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人们将告别寒冷单调的冬季,迎接生机盎然的春天。

  春节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

  《说文解字》中对“旦”字的解释为“从日见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为它分别表示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正月的第一个早晨,所以称“元旦”和“正旦”。除上述称谓外,春节还称“开年”、“开岁”、“芳岁”、“华岁”等,在诸多称谓中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即改“正朔”,就是改正月初一的时间。

  颛顼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为元,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使用殷历,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使用周历,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使用秦历,以农历初一为元旦;

  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魏明帝、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过别的历法之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一直到清朝末年。

  “春节”这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有不同的特指。

  汉朝时,人们把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立春称“春节”。

  南北朝时,人们把整个春季叫“春节”。

  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但一般人称公历元月一日为“阳历年”,仍把农历正月初一称“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新中国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即阳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为新年;因为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的习惯。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的历史典故

  扫尘习俗起源于尧舜时代,从古代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中演变而来。到了唐宋时期, 扫年 之风盛行。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载: 十二月尽 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 以祈新岁之安。 至今民间流行着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的谚语。

  据说,这种习俗来源于古代的传说,古代神话中颛顼有一个不争气的儿子,好吃懒做,平日穿很破烂衣服,喝很稀的粥。有一年除夕夜晚,他又冻又饿,死在屋角。所以,除夕这天,人们乘大扫除机会,把家里的破烂衣服和剩饭剩菜拿出来,在新的一年来临前倒掉,表示不让贫穷到家里来。

  古 时有关扫尘的典故,却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经常给玉皇大帝打小报告,说人间的坏话。在很短的时间内,玉皇大帝就收到了 他99999张密报,说人间要谋反天庭。玉帝看后大怒,立即召见三尸神,命他把说玉帝坏话的人家墙上写上他们的罪行,再让蜘蛛结张大网,挂在屋檐下。玉帝 又命王灵官除夕之夜下界,凡见到三尸神做了记号的人家,就满门抄斩。三尸神见阴谋将要得逞,自己可以独占美好的人间了,就飞快下凡,将每户人家的墙上都做 了记号。

  灶君发现了 三尸神的阴谋,急忙找来各家的灶王爷商量对策:从送灶之日起,在除夕前家家打扫得干干净净。等王灵官大年夜奉旨下界察看时,发现家家户户都很干净,没有任 何标记,百姓安分守己,辛勤劳动。玉帝从王灵官和灶君嘴里得知三尸神冤枉好人,怒火万丈,将三尸神永押于牢。从此,心地善良的灶君受到大家的拥戴,每年腊 月二十三都要祭灶,二十四扫尘也随之成为民间的习俗。

  在民间还流传着一则传说,扫尘习俗是因通州(今南通)佃农为迎接玉帝的年粮而来。早先,这里的佃农一年忙到头,除纳粮交租外,所剩无几。他们祈求灶王爷在腊月二十四日上天奉本时多说好话,以便玉帝开恩,从天仓拨点恩赐,在除夕前降下年粮 米雪,让他们饱饱地吃顿团圆饭。为了迎接玉帝的恩赐,佃农们每年都在腊月二十八日前,将宅院里外打扫得清清爽爽,以迎接天赐年粮,这样年复一年,春节扫尘的民族风俗一代代延续流传下来。

  一到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就忙着打扫室里室外卫生,清洗蚊帐被褥,连箩筐家具也洗刷一遍,把内内外外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把几件破旧的东西拿到村口放火烧掉,称为 送穷 ,意思是把那些晦气全部送葬掉,以换来新一年的好运气。

  按民间的说法:因“ 尘 ”与“ 陈 ”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 、 “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春节的由来

  说法一

  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说法二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春节风俗有哪些?

  1.扫尘

  扫尘又称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是中国民间春节传统习俗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这种仪式后来演变了年底的大扫除,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2.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对联”、“桃符”等,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而得名。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3.给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4.守岁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5.团年饭

  吃团年饭一年一次的团圆饭充分的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而没有白费。

【春节的历史】相关文章:

春节的具体历史07-05

手抄报:春节的历史06-24

春节的历史手抄报素材06-20

关于春节的历史英文作文(精选20篇)10-08

对历史的心得05-27

历史专业07-31

历史经典成语02-16

初一历史总结-历史工作总结07-06

历史培训总结05-02

护理的历史发展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