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手抄报资料

时间:2020-10-30 17:11:01 春节 我要投稿

关于春节手抄报资料

  2017的春节就要到了,制作春节手抄报需要搜集很多的资料以充实内容,下面为大家提供关于春节手抄报资料,欢迎阅读!

关于春节手抄报资料

  

  春节的历史

  年是时间标志,体现着生活节律,

  这样的传统在中国延续了至少三千年

  春节在古代称为岁首、正旦、元日等,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是民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作为岁首新年,春节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至少三千年的历程,其产生与古代历年概念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然从本质意义上说,它根源于上古先民的时间感受与时间意识。

  古人以天文、物候及人事活动等作为时间变化的重要参照,年的时间周期概念应该在夏商周三代以前就已经为人们所掌握。《尔雅・释天》有“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唐虞时代大概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那时以“载”称年,是表示时间的运行与变化。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正式确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此后历法虽不断修正,但正月岁首时间没有改变,年节也就固定了下来。年是农业社会的时间标志,体现着农人的生活节律,这样的传统在中国延续了三千年。

  春节的'习俗

  如何庆祝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行程了一些较为固定的固定习俗,有许多流传至今。

  ·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倒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贴窗花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挂年画

  年画,起源于“门神”。刚开始时,仅有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变得丰富多彩,有《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拜年、迎神、祭祖……。

  古人的春节风俗习惯

  1. 穿青衣迎春

  立春日,夜漏未盡五刻,京師百官皆衣青衣,郡國縣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幘,立春旛,施土牛耕人於門外,以示兆民。

  ——《后汉书礼仪志》

  古人相信春季万物生发,天地翠色,故属性上对应的颜色是「青」(青绿)。统治阶级为表示自己与「天」的关联性,所以也把穿青色衣服视作仪式之一。

  同理,立夏红色(朱),立秋白色,立冬黑色。

  同理,春季对应的方位是「东」。所以天子和文武百官要前往东门之外迎春。

  2. 饮梅花酒 / 椒柏酒

  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董勋云: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

  ——《荆楚岁时记》

  梅花酒,元日服之却老。

  ——《四民月令》

  椒柏酒即以花椒、柏枝所制之酒。是的你没看错,古时候很流行喝花椒相关饮料。如《楚辞》亦有「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由此衍生而来又有「屠苏酒」,配料更多些。

  梅花酒不确定。立春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梅花尚未开放,应是上一年采摘梅花酿制而成。类似的食谱《山家清供》里有,不详述。

  3. 食七菜粥

  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

  ——《荆楚岁时记》

  中国上古时代的传说里也有类似《圣经》中创世纪的情节,如「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七菜粥即取七种早春新鲜蔬菜做粥 / 羹,取迎新去晦之意。

  七菜粥如今在日本更为流行,曰「七草」。国内倒是式微了。

  4. 食春盘 / 咬春

  立春日,春餅生菜,號春盤。

  ——《四时宝镜》

  東晉李鄂立春日,命以蘆菔、芹芽為菜盤,相餽貺。

  ——《摭遺》(没查到这本书)

  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

  ——《齐人月令》

  新春日献辛盘。虽士庶之家,亦必割鸡豚,炊面饼,而杂以生菜、青韭芽、羊角葱,冲和合菜皮,兼生食水红萝卜,名曰咬春。

  ——《帝京岁时纪胜》

  古人认为春日的气息是向外发散的——经过冬季蛰伏后,草木蓬勃生长,气温回升。所以流行趋势是食用有「辛味」的东西(如前面提到的椒柏酒),新生的野菜(如七菜),「春盘」「咬春」也是由此发展而来。

  一般是韭菜、葱、水芹、萝卜之类新生的鲜嫩蔬菜,有清新口感的。摊在盘子里,是「春盘」;卷成春卷、春饼之类吃,就是「咬春」。

  春菜 + 梅花酒,就是下图的样子啦

  5. 剪彩绸为燕子,做头饰迎春

  立春之日,悉剪䌽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

  ——《荆楚岁时记》

  䌽,即五色绸之意。

  燕子被认为是春天最具代表性的鸟儿之一,七十二候里也有「春分,玄鸟至」的说法。彩燕迎春,大概就是想要像它们一样轻巧地迎接新春天吧

  6. 御风

  列子御風常以立春歸於八荒,是風至則草木發生。

  ——《要览》

  立春日,取弘農宜陽金門山竹為管,河內葭草為灰,以候陽氣。

  ——《玉泉记》

  「御风」的正式含义是驾驭着风,乘风而行,我这里姑且把它理解为「人对春日气息的关注和实验」~~~

  古人相信四季的「气」有所不同,春日的「气」是「阳气」,轻清上升,所以如果在竹管内放入一些草木灰,即使没有人动,春气也会带动飞灰,甚至发出声音。古时称之为「葭管」。

  但有的时候「葭管飞灰」也被认为是属于冬至的——冬至一阳生,已经有阳气了。

  7. 簪花、采花、赐花

  立春日,自郎官御史以上皆賜春旛勝,入賀訖,戴歸私第。又士大夫家翦綵為春旛,或綴於花枝之下,或翦為春蝶、春錢、春勝以為戲,東坡立春日,亦簪旛勝過子由,諸子姪笑指云,伯伯老人亦簪花勝耶。

  ——《东京梦华录》

  正月八日立春,內出綵花賜近臣。

  ——《景龙文馆记》

  紹聖二年上元,幸集禧觀,出宮花賜從駕臣僚各數十枝,時人榮之。

  ——《聞見近錄 》

  立春在公历 2 月 4 日前后,春节也是 2 月。这时候盛开的鲜花并不多,所以这一习俗最初只有贵族 / 统治阶级才能享受。民间多是把彩纸、金箔做成花朵的样子,插戴。

  唐宋以降,人们开始熟练调配鲜花的开放时间,这时候就有更多的花可供选择了。

  8. 剪彩纸、金箔为人

  翦綵為人,或縷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花勝以相遺,登高賦詩。

  ——《荆楚岁时记》

  这个做法好像是为了祈愿,希望自己的形貌精神都焕然一新的样子。

  9. 放灯、观灯

  初八日传为诸星下界,燃灯为祭。灯数以百有八盏为率,有四十九盏者,有按玉匣记本命星灯之数者。

  ——《帝京岁时纪胜》

  一般认为从立春后到上元节(即元宵节,正月十五),都要以彩灯装饰屋宇。初八开始就是赏灯的高潮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什么的就不用多说了吧:)

  其他还有一些也很重要但不是特别风雅的。如鞭春牛、贴鸡、杖打粪扫、吞鸡蛋、镇鬼等等,也很有趣。

 

 


【关于春节手抄报资料】相关文章:

关于春节手抄报的资料12-08

关于春节手抄报资料图片12-07

关于春节英语手抄报资料08-06

关于春节手抄报资料精选07-28

关于春节手抄报图片及资料11-20

关于春节手抄报的资料内容02-01

关于春节手抄报的内容资料12-08

关于春节的手抄报资料内容12-03

关于春节的手抄报内容资料08-26

关于春节手抄报参考资料07-29